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76章 蒋英英贪吃,一饭之恩

蒋英英这话看似在夸奖,实则上在秦淮茹婆婆听来,简直是像插在心头的刀一样,搅来搅去,阵阵酸痛。

若是可行的话,她放着舒舒服服的好日子不过,怎么可能深更半夜还坐在缝纫机前,缝缝补补,做一些针线活补贴家用,这不纯粹都是秦淮茹威逼着的吗?

但凡是她敢说个不字,秦淮茹那边就要闹情绪,一哭二闹三上吊倒不至于,可光是要抛家弃子,另谋高枝,就已经让贾张氏苦不堪言了。

别的不说,现在贾家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时候,诸多不顺之处,秦淮茹要真是狠下心像何大清一样跟人私奔,只留下贾张氏跟棒梗等老弱妇孺,贾家这些人就算是能领街道救济,境遇好不到哪里去。

更别提,没个年轻主心骨了,棒梗年纪尚小,贾张氏自己又是一大把年纪了,万一说中途出个意外,她撒手人寰倒是没什么,可留下棒梗,小当,槐花,能不能安然长大都是个问题。

贾张氏虽然说脾气和秉性都称不上什么好人,但对于贾家传承,这一点还是非常看重的,秦淮茹真是吃准了自己婆婆,一门心思的想着贾家的香火,所以这才有恃无恐。

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,清楚明白眼前困境的贾张氏,面对秦淮茹的所作所为,能采取的举措除了沉默之外,更多的也就只能在心里暗自咒骂一阵。

但心里就算再狠毒的话又没用处,对秦淮茹的杀伤力等同于无,骂的再狠又造成不了实质性伤害。

冷冷的瞧了一眼蒋英英,贾张氏漫不经心的抬起头,没好气的冷哼了一声,除此之外,再没有心思搭理秦淮茹这个乡下的什么姐妹。

在贾张氏看来,秦淮茹在秦家村都是一水的穷亲戚,土里刨食,大多数都是一些破落户,给贾家又提供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帮助,反而到京城办事的情况下,时常来南锣鼓巷落脚,秦家那边的亲戚,跟累赘没什么区别,唯一能派得上用处的地方,估计就是秋收时家里有些存粮了。

先前贾东旭活着的时候,秦淮茹为了顾及家里的开销,每次等到收粮食的农忙季节时,都会回趟娘家,一方面帮忙干些农活,挣些工分,另一方面就是打秋风,棒子面窝窝头,五谷杂粮什么的,只要能下肚,什么都不挑。

现在不知怎地,这秦淮茹不愿意到秦家村再打秋风了,宁愿家里自己多揽些针线活,到黑市里面换粮食,也不愿意再到秦家村那里找救济,倒是一件咄咄怪事。

贾张氏哪里清楚,经过李卫军的点拨,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